食物不会换花样
很多家长在给孩子添加辅食的时候,会想:孩子小能吃的类型和东西也不多,随便吃吃得了,或者是,看到孩子喜欢吃啥,就(一直)做啥。
一日三餐,每天都是面,一周七天,菜单不给变……
你说就算是个大人,吃多了一种食物也会腻味,孩子其实也一样,何况孩子的选择更少。
孩子如果吃厌了、吃烦了,难免会「罢吃」抗议。
正确做法:
一个是在食谱上,可以经常改变食物的花样,换换口味,另一个就是在食物的造型上也可以花花心思,更有吃饭的「仪式感」。
比如说漂亮的餐盘,把饭菜摆成各种可爱的造型,米奇造型、老虎造型等等,都会吸引孩子注意力,让孩子对吃饭更有新鲜感。
还可以借助孩子喜欢的卡通形象,利用「榜样」的力量让孩子不再挑食。
饭前饭后吃点心
一些家长们怕孩子饿得快,一会儿给孩子吃水果、喝酸奶,一会儿又让孩子吃饼干、尝点心,不分时间不分份量的投喂。
宝宝的胃口本来就比大人小很多,如果在吃饭之前嘴巴一直不停,小肚子都被填满了,还怎么可能乖乖吃饭?
吃饭后也是,都知道吃饭后可以吃点心了,孩子自然就养成习惯,不好好吃饭,留着肚子吃点心(没错娃就是这样狡猾!)。
正确做法:
给孩子吃点心一定要限量、定时,尤其是在饭前 1 小时和饭后 1 小时,就别让孩子吃点心,明确地告诉孩子「马上要吃饭了不能吃点心」「刚吃完饭不能吃点心」。
在点心的选择上也要有讲究,薯片巧克力饼干等高热量的点心适当少吃,可以吃点水果和坚果,给宝宝留出来吃正餐的肚子,也更健康。
饮食重盐重口味
说到给孩子吃盐,每个妈妈都有很多话说……
很多长辈都会觉得孩子不吃盐就没力气,早早给孩子的辅食里加盐,或经常去外面下馆子,硬生生把孩子培养成了「重口味」。
孩子尝过了重口味,味觉变得更「挑剔」,真的很难再看得上一般清淡的食物了。
正确做法:
1 岁之内不额外添加盐,3 岁之内保持清淡饮食,尽量让宝宝的食物保持原汁原味。
为了避免宝宝以后挑食、不爱吃饭,也为了宝宝以后的健康,爸妈要从小教宝宝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。
边吃饭边玩边看电视
很多孩子都养成不良好的吃饭习惯,吃饭的时候玩玩具,或者吃饭的时候还在看电视、看电子产品,这样孩子的注意力怎么可能在吃饭上?
再好吃的饭菜对比玩具和动画片,都索然无味。
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机器,吃饭没有了乐趣。
正确做法:
立规则,在孩子吃饭的时候,爸妈要把玩具收好、电视关掉,让孩子明白现在是吃饭时间,专心吃饭。
爸妈也要做好榜样,不要一边吃饭一边玩手机、看电视,应该一起给孩子营造吃饭的「仪式感」。
追着孩子喂饭
和边看电视边吃饭最常搭配的错误做法,就是:追着喂饭。
- 孩子吃的太慢,喂!
- 孩子吃得到处都是,喂!
- 觉得孩子没吃完没吃饱,喂!
久而久之,孩子不仅对自己吃饭失去兴趣,更养成习惯:反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会喂我吃。
变成了一个人形食物咀嚼机。
正确做法:
吃饭,孩子自己吃,饿不饿,孩子自己最清楚。
在吃饭的时间如果孩子不想吃,爸妈不要追着喂,而是要给孩子树立按时吃饭的规矩。
事先跟孩子讲明白,如果现在不吃,那就只能等到下顿饭的时候才有的吃,而且在这期间,是没有其它食物可以吃的。
过度焦虑和指责
一个是睡觉,一个是吃饭,往往是孩子哭爸妈吼的最常见场景。
有些家长,看见宝宝吃饭状态不好,就会着急、生气,甚至指责、吓唬、强迫孩子。
指责并不能解决问题,有时甚至会让情况更糟糕,孩子会自然将「吃饭 = 挨骂」进行联系,越来越不爱吃饭。
正确做法:
对爸妈来说,有时真的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,包容孩子的偶尔的不乖和倔脾气。
孩子不吃饭原因有很多,不舒服?还是饭菜不好吃?还是不饿?先观察和沟通。
就算孩子真的不吃,一顿饭不吃也不会对身体有太大影响, 谁还没有过「就是不想吃」的时候啊,爸妈别这么焦虑啦。
总结
1、丰富菜单,调整口味。改变食物的花样,换换口味。在食物的造型上也可以花花心思,比如漂亮的餐盘、卡通形象。
2、吃点心限量、定时,饭前饭后1小时不能吃,点心可以选水果和坚果,情况严重饭前饭后两个小时不给吃,或直接不给。
3、1 岁之内不额外添加盐,3 岁之内保持清淡饮食。
4、吃饭要规矩,吃饭不看电视、不玩玩具,吃饭只能在餐桌上,爸妈也要做好榜样。
5、给自由、不强迫、不催促,爸妈不要追着喂,跟孩子讲明白,如果现在不吃,那就只能等到下顿饭的时候才有的吃,而且在这期间,是没有其它食物可以吃的。
天生胃口差可以在不想主动吃饭的时候喂,不要强迫喂、追着喂,宝宝
偏过头不吃就停止喂
6、增加消耗,拉开吃饭喝奶的间隔,增加孩子一天的活动量,最好是户外活动。
7、不要太焦虑,就算孩子真的不吃,一顿饭不吃也不会对身体有太大影响。